校园要闻

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要闻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我校王岩松美育成果

发布时间:2018-11-12来源:新视野浏览次数:2226设置

2018年11月12日,《光明日报》第7版“光明视野”以《千年壁画“回归”故里》为题,大篇幅报道了我校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王岩松从事壁画修复和创作工作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报道从古代壁画的独特魅力、大匠之心绘传世之作、移动的壁画博物馆三个方面介绍了王岩松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太原站)的相关情况。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黄山以《壁画之用 以美育人》为题,对王岩松老师的传统壁画修复和创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编辑:王一宁)

报道原文如下:

千年壁画“回归”故里

秋日的一个周末,一群孩子背着画板,走进了山西太原美术馆。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太原站)10月10日在这里启幕,80余件以原尺寸复制和临摹制作的、我国流失海外至今未回归的国宝精品,在这里集中亮相。

看着孩子们围坐在《朝元图》前,一笔一画地在画板上勾勒线条,此次壁画展览的项目负责人王岩松动情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能让小朋友接触并喜欢壁画,是最大的感动。”

古代壁画的独特魅力

这次展出的80余件壁画作品,原属地涉及新疆、山西、甘肃、河南、河北等地,既有鸿篇巨制,也有盈尺残片。

“为了让民众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流失出去的壁画精品,我们决定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尺寸,在新型支撑体上对这些流失出去的壁画进行临摹复制并进行巡回展览,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王岩松表示。

王岩松曾经在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工作,现为江苏理工学院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从事壁画修复和创作工作30多年。他说:“上世纪初,外国探险队从建筑和洞窟中揭取了大量中国古代壁画,致使许多精美壁画流散到海外。这些壁画是我国古代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目前所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国都藏有中国古代壁画,他们对这些壁画进行陈列展示并加以研究、开发与利用。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壁画至今仍未能‘回家’。于是,我们就对这些壁画进行复制与临摹,制作古代壁画美术副本,希望能够成为弥补缺憾的手段之一,这也是保护和传播壁画的有效途径。”

古代壁画就其所处位置而言,分为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和墓葬壁画,盛行于山西、河北、河南、新疆、甘肃等地。其中,山西省是中国寺观壁画遗存最集中最精彩的省份,尤其是晋南地区,元明两代的寺观壁画最为成熟壮观。在流失海外的壁画中,山西壁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的元代壁画《药师经变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同样出自广胜寺下寺的壁画《药师佛佛会图》,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

在参展作品中,山西的壁画复制品约有一半。王岩松指着孩子们正在临摹的《朝元图》说:“以泥地材料、原尺寸复制的这两幅壁画《朝元图》,是这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

壁画《朝元图》分东壁和西壁,长20余米,高3余米。巨大的壁画描绘了道教中万神朝拜的华丽场景,众神多作半侧面像,按照东西朝向中央神坛,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在风格和图像上极为相似。满壁用色绚丽丰富,配以神来之笔的线描,整体效果瑰丽绚烂,看过的人无不惊叹。

从风格上推断《朝元图》的年代应为元代,区域应属晋南地区,但原址具体在何处已无从考证。据了解,这两幅壁画经历坎坷,曾被日本商人盗运出国,1936年,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又从日本人手中购得此壁画,后经多次修缮,基本恢复原貌,如今默默地在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怀履光主教展厅展示。

大匠之心绘传世之作

复制临摹流失海外壁画的想法,王岩松很早就有了,真正实施却始于1996年。

那年,王岩松在日本参观了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大美术展”,有很多从世界各国征集来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中国壁画。“古代壁画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段历史记忆,应该用有温度的‘技艺’把这段‘历史记忆’反映出来。”看着一件件精美的中国壁画流落他乡,王岩松暗暗下定决心,要对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进行再现性复制。

1996年开始收集资料,到2018年7月结束,王岩松与他的团队倾力合作,对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进行再现性复制和临摹,既在视觉上逼近原作,体现出古代壁画的质感与肌理,又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最终使之“回归祖国”。

在临摹古代壁画时,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对于这个常常被问到的问题,王岩松的回答是“隐藏个性”。

他说,做一幅新画,可以随意发挥绘画者的想象力和绘画技艺,画出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作者个性。而新画做旧很难,经历了岁月的痕迹,也有人为的破坏,这是画的过程中最费心思的地方。在对原物进行复制时,一定要以原物为依据,不能主观臆造,其形制、尺寸、内容、线条、纹饰、色彩、风格,甚至残损、污痕,都要忠于原件,不得随意增减变动,材料和工艺也要尽量与原件相同。

在展览现场多幅较大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比如,原属于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右甬道右壁的《誓愿图之二》上,就可清晰地看到纵横交错的割缝;《朝元图》上可看到“上官×”的字样;原属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寺院遗址的《说法图》上还有火烧过的痕迹。

王岩松说,古代壁画是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而壁画的复制与临摹却是要画在画板、画框或其他可移动的载体上。因此,既要吸收传统画壁的材料与工艺,也要有一些调整和创新。复制与临摹的重点是按照传统建筑环境中多层地仗处理的材料、配方、方法和步骤,特别是在以古代壁画相同地仗基底之上,勾线填彩,以矿物颜色进行制作的壁画技法,表现古代传承有序的壁画技艺和效果。当然也会使用一些现代新型材料,例如《朝元图》就使用了航空蜂窝板作为支撑体。这种蜂窝板广泛应用于航天技术中,具有大板面、高平整、重量轻、强度高、安装简便等特点,还可根据需要定制异形、弯曲等形状,是壁画修复的理想材料。

除了技艺和手法的难度外,作画者的心境也很重要。学雕塑出身的太原美术馆展览部的张茜茜,深知临摹壁画的难度。她告诉记者,比如要体现壁画的自然脱落感,必须一层一层地刮,这时需要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更需要一颗沉静的内心。“王岩松老师是守着自己的初心在做一件事情,可谓是大匠之心绘传世之作。”

正如参观者所说:“用几十年的时间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一旦做成,受益的将不只一代人。”

也许这正是王岩松临摹复制古代壁画的初衷。

移动的壁画博物馆

由于观众热情不减,原定10天的展期又延长了5天。

参观者中,有本地市民,也有从外地赶来的壁画爱好者;有小学生,也有从事壁画研究的专家学者。与其他展览相比,这次展览的观众年龄层次、地域范围更广。

“古代壁画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和故事性。”张茜茜介绍说,“壁画专业性很强,普通观众可以从看故事的角度去欣赏。”

张茜茜说:“比如《朝元图》,里面画了很多人物,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十二生肖、五星和五行,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东华帝君也在里面,观众在参观时可以试着找一找。画里人物的冠带,有十几米长,考古人员运用各种设备研究发现,这些冠带没有任何断点,是一笔画成的。在古代没有升降设备的背景下,怎样做到一下子画到底?如果普通观众从这些角度解读壁画,相信会很有趣。”

背着专业摄影装备的黄先生告诉记者:“这次展出的壁画,有一半的原件我在其他国家见过,能够集中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实在难得,也是一次很有现实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高老师,专程把远在黑龙江的父亲接到太原观看展览。她说:“我现在带着十几个学习古代壁画的学生,现在壁画研究费时、费工、费颜料,很多壁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不再从事这项工作,这类人才十分稀缺。王岩松老师在创作时,沿用了古代师徒合作的方式——师傅勾线、徒弟填色。这样的模式,对于壁画研究、专业发展、文化传承都很有意义。”

张茜茜说,此次展览结束后,这些壁画还将在大同、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继续展出。通过再现性展示,使不可移动的壁画成为一个“移动的壁画博物馆”。(本报记者 杨珏 本报通讯员 武笑)

原文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11/12/nw.D110000gmrb_20181112_1-07.htm

  

壁画之用 以美育人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流散在海外、国人难得一见的壁画精品,以再现性复制和临摹的手段从国外大墙上走下来“回归祖国”,既弥补了广大观众的遗憾,也有效保护了中国传统壁画的信息和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壁画艺术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中国传统壁画存世量(包括遗失海外部分)为世界之最,成为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共有财富,为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

中国传统壁画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期便诞生了洞窟和摩崖壁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是我国最早的壁画之一,亦是中国壁画萌芽时期的代表之作。至魏晋以降,汉代北方墓葬壁画逐渐风行,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墓室壁画。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章怀太子墓”和2014年3月西安南郊发现的唐代宰相韩休与其夫人的合葬墓“韩休墓”等系列墓室壁画,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形制规模,都集墓葬壁画之大成,代表了传统墓葬类壁画的艺术高峰。

古丝绸之路孕育了中国传统壁画,形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壁画艺术的交流与繁荣。早于敦煌莫高窟200至300年,龟兹地区克孜尔石窟壁画就已诞生,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窟壁画。龟兹是我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丝绸之路上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和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至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敦煌,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和谐吉祥,遂萌发开凿之心,敦煌莫高窟由此诞生。莫高窟是集古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艺术宝库,尤以精妙绝伦的壁画闻名于世。莫高窟虽历经岁月侵蚀和早期人为破坏,至今仍保存历代壁画4.5万多平方米,堪称世界壁画之最。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自古有之,而汉代西域古丝绸之路交通的发达,进一步拓展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维度。敦煌、龟兹石窟壁画所形成的文化艺术交流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古代最早的公共壁画艺术多见于洞窟和寺庙、宫殿、衙署和厅堂以及墓室,大型的如敦煌莫高窟、龟兹石窟、芮城永乐宫、章怀太子墓、韩休墓和北京法海寺、新津观音寺、高平开化寺、石家庄毗卢寺等。这些壁画场所一方面是为政治礼仪服务,同时亦具有美化和装饰殿堂及居室的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精神作用,传统壁画自古就注重精神和美育的功能,内蒙古阴山岩画可谓早期典范:在生命信念和朦胧理想的感召下,古代的芸芸众生怀着虔诚的遐想和生命的悲情,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里创作了许多有关想象和理想的神奇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衍变幻化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绚丽画廊。这是人类史上何等壮观的公众艺术。

作为中华文化传统艺术门类,壁画艺术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人提供了高尚的情操、高远的理想与崇尚和谐公正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壁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美学特质的艺术品格和风貌。

民族美学特质中的“天人合一”“迁想妙得”“解衣般礴”“乘物游心”“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大象无形”学说,无不外化于整个传统壁画的作品序列中。而传统中国画中“以线造型”“以型写神”“散点透视”及至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气韵生动”“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应物象形”等审美追求和程式规范,都悄然融会贯通于传统壁画的艺术语汇之中,而传统壁画的程式与语言又渗透和影响了中国画的丰富与发展。二者互为影响,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繁荣共生局面。

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了中国传统壁画的内涵丰富与外延拓展,为本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敦煌壁画最初就具有浓厚的民族审美风范,汉文化基因和血脉的固本,加之西域风格的吸收,使敦煌壁画形成了繁荣共生的开放格局。古代宫廷艺术家和民间画师在壁画创作中以开放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辩证取舍,为我所用”的旨归,扎根中国,交流互鉴,“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本源和中华美学特质的传世之篇。

一部壁画史,就是一部文明史。中国传统壁画宛如一幅波澜壮丽的历史画卷,见证和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进取、发展壮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进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战略目标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院校聚焦传统壁画的研究保护与传播。近期举办的一个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暨作品展,就汇集了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的壁画复制与修复作品,全面呈现了中国传统壁画复制与修复研究最新成果。千年壁画走出洞窟和寺庙,以全新的视觉呈现走入展厅,走近大众,实现了艺术服务社会的理想,激活了传统壁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传统壁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起到了精神引领和美育先导的重要作用。而以复制作品和巡展的方式展示与传播传统壁画,让大众在美术馆就能观赏到众多传统壁画,有助于广大民众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原文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11/12/nw.D110000gmrb_20181112_2-07.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