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我校召开2022年课程建设与发展线上研讨会,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及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心理教育研究所的10多位教师、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研讨会特邀全国优秀教师、常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讲师杨永年,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新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正高级讲师崔志钰,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信息中心主任、正高级讲师汤明清,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副教授马学果等4位专家出席。
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增强教学适应性、积极育人向未来”。参加研讨的教学团队教师依次交流发言。杨永年作《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反思》的专题报告,崔志钰作《基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中职学校教改探索实践》的专题报告,结合自身专业成长感悟,分享职业教育心理学在职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赵伟副教授、董云英博士、孔博鉴博士、刘礼艳博士、倪爱萍博士等5位教师,分别作《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学习、教学和评价——基于BTT模式的分析》《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对职教师范生学习力的影响》等报告,从课程教学改革的脑科学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师行动策略、课程思政改革的效益评价、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等方面,交流各自的教学研究成果。胡维芳教授、张冬梅教授、方翰青教授、戴玉英副教授,分别从读懂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注重课程教学设计的适用性、加强高水平专业团队建设、提高课程“三全”育人的实效性等方面,对相关报告进行点评,就加强和改进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课程负责人崔景贵教授主持会议并作《奋进新时代·研究新职教·建构新职师》专题报告。他简要回顾课程发展基本历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工作概况,并提出三方面思考:争创一流、真做示范,勇担新时代课程教学育人的初心使命;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坚定自信走好新职教研究的“赶考之路”;团结奋斗、踔厉奋发,凝心聚力写好新职师教育的“三张答卷”。崔景贵希望团队在服务现代职教改革创新、实现专业教学“课堂革命”、建构学科发展积极范式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他要求教学团队全体教师,一是要提高课程教学育人站位,增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课程使命感,做大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的“知心人”,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职业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生涯规划的“引路人”。二是要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人格养成和人生幸福的积极职业教育,以学为本、学教相长,重塑职业教育教与学的积极变革,持续推进“更为适合、更加优质、更具特色”的课程教学实践,努力实现内涵式、个性化和可持续的课程发展目标。三是要协同创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准确研判现代职教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趋向,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务实行动、开拓奋进,为助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学术支持。
据悉,《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我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教育类核心课程之一,2017年获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文/图:教师教育学院,谢颖;审核:狄阳群;编辑/蒋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