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林生,党委副书记周兰珍,党委常委、副校长贝绍轶,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俞亚萍等一行赴武进区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武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天晟,副区长徐俊、朱书阳参加交流洽谈会。武进区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等6家重点企业代表,我校学生工作处、校城融合工作办公室,武进区发改局、人社局等部门代表一并参加交流。会议由徐俊主持。
与会学校、政府和企业三方领导、代表围绕人才供需、校政企合作、毕业生就业工作、职业发展等方面交换了意见。校企双方对发挥各自互补优势、融合企业行业资源和学校学科资源、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徐俊介绍了武进区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他指出,目前常州市正全力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武进区产业加速发展,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政府将更好地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平台,提供精准服务,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学子留在武进建功立业。
周兰珍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情况。她表示,学校将从“以企业需求作先导、以创新科技作动力、以细节落实作支撑”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企业好用、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让更多的学生留在武进,为武进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赵天晟在讲话中强调了推进校政企合作工作重要性,同时也对校政企人才合作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要立足地方实际,推动人才量质提升。高校要立足武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快在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上与地方需求对接。二是要不断探索创新,拓宽融合广度深度。拓宽校企沟通渠道,实现高校与本地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三是要发挥纽带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不断健全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形成产业催生人才,人才推动产业的良好局面。
会上,朱林生代表学校对武进区委区政府提供此次交流平台表达了衷心感谢,他指出,作为地方高校,为城市发展培养匹配人才、共享教育资源、注入创新力量、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学校义不容辞,也深感责任重大。朱林生围绕“融合”这个关键词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利用校政企合作沟通平台,建立校城融合发展长效机制。二要丰富人才培养内容。由合作培养向融合培养发展转变。三要采取五项具体行动。一是校企之间“不拘一格”互聘人才。二是深化暑期学生企业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感知职场,明确职业方向。三是调研地方优势产业,将产业融入专业,嵌入专业教学课程和学生职业规划。四是探索校企协同全过程育人模式。五是充分共享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朱林生表示,我校将继续深化校政企交流合作,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使命担当,加快推进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共同助力武进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聚力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更多毕业生留武工作而联合采取的具体举措。在洽谈会举行的同时,校学生工作处和团委联合武进区人社局组织了“送岗直通车”直播荐岗活动,武进区8家重点企业走进直播间向我校毕业生推荐岗位。
会前,校领导一行参观了江苏(武进)人才服务产业园。(文/学生工作处、校城融合工作办公室、团委;审核/陈思玉;图/编辑 孔祥建、黄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