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江苏实施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同时亦是我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增强特色、强化优势、和谐发展,全面实现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我校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我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成就与经验

十一五期间,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校积极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职教、服务经济”的办学思路,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走特色办学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之路,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学校未来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事业发展成就

1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并有效服务于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由原来的9000多人增加到16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达到8400人,自学考试学生为2000人。新增专业17个,全校共有本科专业39个,涉及了工、文、理、经济、管理、教育、法七大学科门类,学科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了较为综合的学科体系。新增校舍建筑面积8.53平方米,校园扩建基本完成。建成了新图书馆,将文献资料保障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新增教学仪器价值7000多万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办学格局和良好的办学条件。

2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五年来,学校以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实验室建设投入近9000万元,实践教学条件上了新台阶,教学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到十一五末,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含建设点)8个,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新增省级精品课程8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荣誉称号。截止2010年底,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各类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奖500项。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积极成果。以青马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为载体,努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截止2010年底,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达到9.83%。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凸显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群众性和实践性特点,大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斐然,校团委被确立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建设单位。通过创建三导制度、社区学校等行之有效的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之中,学风不断优化。

3内培外引力度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学校根据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资助计划等师资建设计划,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五年中,人才建设共投入3000余万元,引进专任教师220。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37人,有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3人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和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4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水平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重点建设教育学学科和一批工学学科的同时,积极发展经管类学科和文理学科,形成了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学科门类架构,并在部分二级学科点的建设上有所突破。五年来,我校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数量由2个增加到5个;获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1个,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建成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和市技术中心各1个,有力地支撑了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点建设也取得一定进展,学校先后与省内外有关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数十名。20104月我校被列为2008~2015年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教育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被列为授权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被列为支撑学科。

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明显提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0多项,在研经费4000多万元;教师科研成果获市厅级(含)以上科研奖励1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检索收录250多篇,在C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200篇,出版各类著作、教材200多部。

5社会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成效明显增强

学校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在技术服务、决策咨询、继续教育、科技普及、校办产业等社会服务方面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学校倡导组建了9所驻常高校联盟,与地方、与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参与企业合作攻关课题100项,用先进的技术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向教育部、省教育厅、常州市政府提交了有关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充当决策参谋,发挥了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助学专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规模显著扩大。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取得了全国领先的良好声誉

面向职业教育机构、社区、企业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工作,帮助中高等职业学校开发专业、课程,开展校本研究、校本培训。师生走进社区、医院、学校、中小企业,开展讲座、咨询等活动。

校办产业初步形成了科技服务、教育服务和房地产开发三大产业发展格局,产值连年攀升,正在走向稳健发展之路,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6党的建设进一步强化,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五年来,党委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强校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坚持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党委、行政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廉洁、勤奋的领导集体。学校党委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定期举办学校改革发展理论研讨班,干部队伍思想水平明显提高。党委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对干部的培养培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了党风廉政责任制网络,防腐反腐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党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主要经验

总结学校十一五期间发展与建设历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

1. 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和维护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强化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全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2. 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

学校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保持敏锐的机遇意识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解放思想,坚持发展不动摇,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抢抓机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

3. 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

学校秉承的校训精神,形成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办学思路:坚持质量立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摆在第一位;坚持人才强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氛围,形成人才荟萃、事业兴旺的良好局面;坚持特色兴校,不断优化已有特色,努力形成新的办学特色,创建学校发展的品牌特色。

4. 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十一五期间,学校稳步扩大规模,拓宽服务面向,强化基本条件建设;学校抓住本科教学迎评创优这一契机,妥善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深入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充分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深入进行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提高干部队伍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这些均为学校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实践启示我们,不发展没有出路,不改革没有前途。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弘扬传统、增强特色是推进我校事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

1社会发展对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

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的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物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振兴升级,一靠科学技术的创新,二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社会发展对创新需求的迫切性及其指向,为我校现有学科的技术更新和技术前沿的探索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高等教育整体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打破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在精英教育阶段通过长期积累建立起来的平衡,由于生源的变化,高等学校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必须抓住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战略机遇期,深入研究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技术,改革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努力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职业教育大发展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规划纲要》重大战略专题调研组在《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好10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依托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办好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6个大区依托高等学校各建1所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学院,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这就为我校发挥职教师资培养的优势,强化学校特色提供了大好的机遇。

(二)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社会,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的发展,都越来越需要现代大学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服务,对于一个年轻的高校,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自身的能力问题。大学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又主要表现在德性与才智两个方面。我校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主要挑战可概括为:

1.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 十二五期间学校事业要发展得更好,发展得更快,真正实现超常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能、提升管理的水平和发展能力。

2如何有效提高双能型职教师资和应用性技术型人才培养效果。尽快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系统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面对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多元化学习需求,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3如何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既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又力争在某些领域形成独有的优势。

4如何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提高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和社会公信力。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精神风貌、学术活动、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学校的基础性事业。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境遇中,大学应该避免过分的功利主义影响,发挥文化中心的作用,以高品味的道德文化、学术文化熏陶学生,促进校内良好的合作与协调,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内涵发展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践行以人为本、尊学崇术、品质至上、服务社会等办学思想,争取跨越式发展。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需求为指向,推进学科结构优化,着力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弘扬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努力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主要发展思路

1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根据中长期事业发展要求,科学规划人才引进工作。坚持人才引进的高标准原则,主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确保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工作富有成效。支持青年教师的学习与发展,重点支持优秀中青年人才研修提高,使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职教师资培养组织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做精做优职教师资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优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进一步强化学校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逐步推进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学习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师建好专业、学生学好专业的动力机制。崇尚先进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建设服务于价值观和使命感的教师职业文化,发展教师在没有奖惩和监督的情况下充分尽职的自我管理能力,坚持激励、控制、改进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校外质量评估相协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得到充分保障的人才培养系统。

3实施能力提升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跃升。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实施科研项目培植计划,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培育申报高层次项目的能力,促进学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4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求真崇善的精神文化、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高雅进取的行为文化和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使学校成为一个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共同体,教职员工能力和潜力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的共同体,学校事业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5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对事业发展的领导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及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与领导作用,不断增强党委把握大局、总揽全局、统领事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有思想、有能力、有事业心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学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目标

1“十二五”期间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科学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内涵大幅度提升,整体学术创新能力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一批重点学科处于领先行列。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有浓厚的现代大学文化氛围,学校凝聚力强,在若干一级学科领域内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成为具有鲜明的职教师资培养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高等学校。

2“十二五”期间主要事业发展目标

办学规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18000人左右,培养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00人。

师资队伍:专业技术岗位总人数达到1000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1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人数200人左右,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形成一支教育能力和发展能力与学校事业要求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十二五末,本科专业达到50个左右,专业结构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实践教学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先进,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备,建成兼具职教师资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质人才培养系统,人才培养质量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建成一批国家、省质量工程项目,获得高等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争取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学科建设:建成7~9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4~1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2012年高标准地通过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的验收,力争十二五期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举2~3个硕士点。培育10~15个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教育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商管理等6个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校文化:形成求真崇善的精神文化、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高雅进取的行为文化和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

社会服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总量大幅度增加,创新服务业绩明显提高;职教师资培训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社会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校办产业有较好的效益和成长性。

32020年远景目标

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治理结构完善、学科整体达到国内本科院校中等水平、部分学科达到先进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同类型人才培养中处于先进水平,有较强社会服务能力,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高校领先水平的高等学校。

 

四、“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要措施

1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到2015年,在编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达到1000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人数100人左右,博士学位人数200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

1)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政府用人指标与政策,严格限制非教学人员进编,增加投入,提高待遇,重点招聘学术造诣深、发展潜力大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人才。十二五期间拟引进教师100人左右,其中博士80人左右。引进4~6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2~3个学科团队。引进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引进聘任一定数量有海外留学、进修背景的人才,尽可能提高教师队伍的发展起点和潜力,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师资队伍。

2)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贯彻《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江苏理工学院教职工进修管理办法》,坚持思想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师培养原则,支持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出国研修及到企业、科研院所实践锻炼等途径提高专业能力。同时,采取岗位培养、国内外进修、评聘晋升政策保障等措施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实现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培养2~3名省级教学名师,获批20名左右省级中青年专家和优秀人才。在职青年教师中新增博士学位获得者30名以上,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

3)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主导地位

全面推进师德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开展多种形式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成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道德高尚的引路人。

4)加强管理体制改革,激活用人机制

根据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管理。在实施绩效工资的过程中,体现对教学、科研、管理岗位骨干人才倾斜,鼓励优秀人才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促进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

 

2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按照优化结构,注重内涵,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以产学研结合教育、国际化教育、创业创新教育为切入点,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构建一个适应大众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相吻合、与战略新兴产业密切联系、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专业结构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基础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稳步增加专业数量,公有民办本科教育规模逐步缩减。到2015年,形成完善的以工为主,工、文、理、经、管、教、法等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本科专业数达到50个左右,形成以工学、经济管理、艺术三大类专业为主干的专业群,其中与战略新兴产业密切联系的专业占60%以上

2注重教学内涵建设

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以培养学生发展潜力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合理平衡科学、技术、技能三方面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专业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力争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3~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15个,校级品牌特色专业15~16个,一般专业、新办专业达到国家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良好以上。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努力创建1~2个国家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8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优质的人才培养系统,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根据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争取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4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进一步加强专业系、教研室等教学基层组织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术能力结构全面优化,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大幅度提高。

3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强化人才培养特色。一是做精做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进一步健全职教师资培养的教师组织架构,使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得到队伍保障。发展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统一的学问,切实提高具有职教特色的学科建设水平。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对职教大发展时代技术师范教育生源多样化挑战的应对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职教师资培养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二是着力完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科学人文主义理念,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专业能力。完善科学、技术、技能相统一的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完善的培养学生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拓展能力等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专业方向建设,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4推进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经验,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的研究与改革。改革各专业教学体系,合理设置课程(群),使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加快课程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在原有省级精品课程基础上,再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30门左右。稳妥地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争取获批省或国家双语教学课程1~2门。出版50部左右学校标志性教材和特色教材,力争获批国家级精品教材2~3部,省级精品教材15部左右,并扩大我校教师主编教材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使用面和影响力。努力争取获批国家级或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示范区(基地)1~2个。

根据学分制管理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专业方向)课三级平台课程体系,实现按专业和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方式。推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的学习制度改革。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成才类型、修业节奏、学习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权,大力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推进综合绩点在学业认定和学生评奖推优等方面的运用,同时,重视学生的特殊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健康的个性化发展。

加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和服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广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二五期间,力争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上有零的突破,确保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5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更新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坚持激励、控制、改进相统一的原则,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好学校、院(部)、系(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网络,实施生源基地、在校生、毕业生三个阶段的分析测评的常规化工作机制,促进教学评估与监控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校内教学质量管理与校外教学质量评估相协调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战略和学校的学术能力,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坚持提高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战略,按照有所为,有所重点为分层建设,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思路,以学科平台、学科团队建设和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为抓手,以学术能力提升为核心,加强一级学科建设,着力培育新兴的和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研究方向,努力形成学科特色。构建相对完善的综合性、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工作上水平、上层次奠定基础。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将研究基础较好,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关系密切,与国家科技发展导向吻合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和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确定为重点发展学科,将现有的应用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职业技术教育学、电路与系统和设计艺术学等省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作为学科特色建设的突破口,给予重点支持,力争在部分研究方向上获得相对优势,成为学校科研创新水平的标志,为开展研究生教育作好准备。

2)着力培育新兴学科方向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科技创新目标,突破现有基层学术组织框架,适应学科交叉需要,组织力量在能源与资源、信息、先进材料与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方向的探索,力争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同时,支持教师根据自己的选择确定独到的研究方向。在学术民主的氛围中,培育多学科的学术生态。

3实施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结合省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33工程青蓝工程以及常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有计划地选派10~20名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高校、研究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新技术企业,以进修和联合科研攻关等方式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努力打造我校职业教育、前沿技术等领域的杰出人才队伍。

实施科研项目培植计划,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积极鼓励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完善立项制度,优先支持研究意义重要、研究方案科学、研究创新可期的项目探索,加大培育高层次项目力度,提高申报高层次项目能力。支持和鼓励以联合申报、委托和合作研究等方式,参与高层次纵向科研课题研究,加速培育科技创新能力。

4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产学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密切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效、稳固的全面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拓展教师的科技创新舞台。

实施教授、博士企业工作站建设计划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产学研深度联系机制。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教授、博士企业工作站,形成示范性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科协组织、产学研合作网、战略合作联盟、海外归国创业人员联谊会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及时了解企业技术攻关合作、共建研发机构需求等信息,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校训的精神内涵,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凸显校园环境特色,树立优良校风,形成求真崇善的精神文化、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高雅进取的行为文化和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精神理想的家园。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倡导科学人文主义,培养独立健全的现代人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合作关怀的团队文化。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成果水平,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努力建设求真崇善的精神文化,提高校园文明水平,增强学校事业发展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向,不断提高以德治校、依法办学的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建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和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行政权力分配体制,保证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化;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健全规章制度,提高依章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建设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

3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校风建设,树立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机关作风。通过教风建设,树立高尚师德,规范教学行为,形成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爱生敬业,严格执教的优良教风。通过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通过机关作风建设,促进机关各部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协作型、创新型、勤廉型五型机关,使机关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力戒形式主义、浮夸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优良风气。

开展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注重实效,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努力建设高雅进取的行为文化。

4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并重的原则,做好人文景点的规划和建设;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和谐、格调高雅的公寓文化;按照协调统一、彰显特色的要求,广泛开展部门文化建设活动;规范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强化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网络文化的建设;推进形象标识系统的应用,做好形象标识系统导入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塑造学校良好社会形象;完成校史馆的建设,展示学校的业绩和成就提高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水平,打造平安校园,努力建设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

 

5积极发挥科技优势,扩大社会服务贡献

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立足地方产业结构,全面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工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开展技术交易、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等服务工作,促进知识流动和转移,鼓励校内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设计、研发、新技术推广等服务。

2)推动继续教育转型

根据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调整继续教育工作重点。以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为重点,积极争取职教师资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任务,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发职教师资和管理干部培训新项目,形成职教师资培训高地,为职教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社会、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式发展的继续教育格局。助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在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建成既相对独立、又与校内各院系实行资源共享、设施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基地。

3传播先进文化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较全,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在驻常高校中实力较强的优势,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4)开展决策咨询服务

发挥学校人才、智力优势,为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结合学科建设,建立相关政策研究机构,在开展政策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重点选择本领域改革发展中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攻关,以获得重要研究成果;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发挥专业特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成为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完善志愿者组织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在服务社会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社会能力。

5)发展科技产业

加快科技产业发展,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支持。对现有企业进一步完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地发展科技产业,尤其是与教学科研有相互促进作用的产业,既服务于社会,又给力于学术。鼓励科研、教学人员从事产品开发类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技术成果为核心,吸引社会投资,合作创办和组建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对校办企业的管理,强化经营责任制。建立制度化的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评估,控制风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办学国际化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拓展合作渠道和模式,加强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双语教师师资建设工作。每年派出2~3名教师专修1~2门课程,每年派出5~10名教师出国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专业进修、考察和科研工作。

开展英语、德语、日语语言合作项目,开发与国外教学机构联合培养硕士生项目,拓宽推荐出国留学攻读学位的渠道,开展职业院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国际培训,积极争取教育部及省公派教师出国从事汉语教学的项目。推进与加纳电信大学探讨共建孔子学院的进程;主动争取承担教育部援外任务。

 

7构建条件支撑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提升素质,创新管理,实现公共服务的规范、有序、高效,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程实训中心、艺术楼、46号学生宿舍楼,改建北苑食堂,完善学校内部配套基础设施;调整布局、挖掘潜力,合理规划校区的功能定位,加强用房配置管理,规范用房配置标准,整合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发挥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用。

2加大学术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学术能力提升

根据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每年投入500万元左右,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中青年教师。

每年投入1000~1500万元,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学科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的实施。

每年投入1500~200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保证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源,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中心,保证教学需求。

3开源节流,保障学校发展的经费支持

十二五期间预计收入16.2亿元,预计支出19.7亿元本着适度超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开源节流。在政府财政拨款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类专项资金的投入,并通过盘活资产、开展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捐赠等途径,实现资金筹集的多元化。同时,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经费投入的论证、评估评价制度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健全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成本分担制度和绩效考核及问责制度。力戒资源浪费,降低办学成本,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和无预算项目,建设节约型校园。

4)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考核制度。深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事业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资产配置机制。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制定资产配置计划、采购、使用、调拨、处置、报废等环节的运作管理规范;改进资产配置与报废等论证工作,提高资产配置的适切度,提高资产使用、报废评价鉴定的科学性。明晰校企资源产权关系,确保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并保值增值。建立资产使用效率评价体系,引入资产配置使用管理问责制。

5)建设数字化校园,创新服务平台

理顺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建成信息应用与服务体系,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到2015年,实现双环架构的万兆校园网和校园无线接入;建成完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建立全面、可扩展、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库;建成IDC(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服务系统,建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库。以更高水平的信息化平台服务于师生的学术生活和日常生活。

加强学校档案馆的规范化、信息化工作,提高利用率。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大力建设实体馆藏,积极建设虚拟馆藏,努力建设特色馆藏。到2015年实现馆藏图书155万册,中外文期刊1850种,中外文数据库达到25个,网络存储容量达到40T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服务体系,提升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保障力。

6)增强后勤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改善水电、维修等服务设施,推动后勤服务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建设节能型校园。加快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的改、扩建,提高后勤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加强校园绿化和美化。

 

8加强党的建设,提升事业发展的领导力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事业的新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1切实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校、院(部)领导班子的议事规则、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

2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积极主动、富有实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以积极审慎的态度,进一步完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努力把优秀的青年学生和教师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3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和干部四化方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把德才兼备、成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选聘到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和管理监督制度,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4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以提高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领导干部,切实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加强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律素养。

 

未来年,是我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时期。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奋力拼搏,我校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附件

 

十二五规划具体指标 

     

当前状况

2015

办学规模

本科生(人)

16191

18000

硕士点或专业学位硕士点(个)

0

2~3

继续教育学历生(人)

8403

10000

队伍建设

总岗位数(个)

1126

1283

管理岗位数(个)

206

248

其中:专职管理岗位数(个)

175

218

专任技术岗位数(人)

895

1007

其中:专任教师岗位数(人)

795

892

教授人数(人)

76

100

博士人数(人)

90

200

学科专业

建设

 

本科专业数(个)

39

50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个)

2

3~4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个)

8

10~15

国家级精品课程(门)

0

3~4

省级精品课程(门)

13

20

省重点学科(个)

0

1~2

省重点建设学科(个)

5

7~9

省重点科研平台(个)

0

1~2

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个)

1

2~3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

3

5

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

1

2~3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

0

1~2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

6

6~8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0

1~2

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个)

4

6~8

科学研究

国家级科研项目(个)

10

20

省部级科研项目(个)

26

30~40

重大横向科研项目

21

30~40

在账科研经费

4300

9000

年到账科研经费

750

3000

授权专利

47

90

发明专利

23

40

专利转让及实施许可(项)

6

20

权威检索收录

240

400

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30

60

出版专著(部)

61

80

出版教材(部)

71

100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个)

0

1~2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个)

14

20~30

社会服务

科技企业创建(个)

4

6~8

与地方或企业共建创新平台(个)

15

30

条件支撑

固定资产总值(亿元)

8.18

12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38.13

34.46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12.38

13.91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9.16

9.57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7402.18

11111.11

图书馆藏书总量(万册)

131

155

生均图书(册/生)

82

86